坐井说知天:(四)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笃思明辨 思行合一 坐井说知天:(四)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坐井说知天:(四)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2023-09-03 16: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礼记•中庸》第十二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儒家做学问的五个步骤。如果我们能够明白每一步的意思,了解细节和做法,并且坚持实行,必定可以在求知的路上不断前进,终能与孔先生一样,做到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然而,前提是必须真的学会这五步,不会走上歪路。很多人会把此五步放在案头,作为座右铭,可惜大多都只是把文字写在纸上,刻在物上,放在桌上,就是没有放在心上,不明不白,更别提要奉行实践了。

博学是知的基础,知的开始。没有博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知的。博学是广博学习,使自己能够学富五车,见多识广,为摆脱井蛙孤陋寡闻的限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博学其实并不只有从书本上学,还可以从别人身上学,从老师那儿学,从身边的长辈、朋友和同事那儿学,还要包括自己在进行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过程中的得着,尤其是笃行,也就是通过实践去检验所学,掌握所学,在实践过程中甚至能对所学有所超越。博学还包括很多人忽略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份,即人生经验,那些在生活上、学习上和工作上成功和失败经验的总结。另外,如果我们平时对周遭发生的事情和接收到的新闻信息都能够细心观察,处处留心皆学问,博学便可以随着人的年龄和历练的增加而不断丰富长进,这是书本上学不来的,也是一时三刻学不到的,这是年轻人在博学方面必然存在的不足,是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的事实,相反,很多年轻人会因为读了几本书便自以为博学了,这是相当无知的。当然,书都没有读便自认为已知的年轻人,是今天社会的主流,社会也因此走向反智。要知道,即便如孔子那样有志于学,敏以求之,也要到了四十才达到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没有足够时间的广泛学习和人生历练,是不可能达到博学的。以人类掌握的知识总量来衡量,年轻人的“我不知道我不知”的量,远比年长者多和严重,这是不争的事实。

按照波兰尼对知识的划分,以及“意会知识”在整体知识中所占有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没有通过“笃行”来掌握其中的“意会知识”部份的“知”是有缺陷的,因此是不可靠的。欠缺人生经验的年轻人,因为“意会知识”的严重不足,其所谓的“知”,也必定是有缺陷的,不可靠的。庄子•内篇《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没有时间的积淀,和蝉一样只经历小年的年轻人,只有小知的年轻人,因为有太多的“不知道不知”,不可鲁莽自以为是,更不可狂妄轻率处事。

网络信息社会带给我们的一个难题,便是海量信息对我们的迫害,没有方法,没有目的地去追求博学会使我们疲于奔命,淹没在信息汪洋之中,失去自我,成为信息的奴隶。博学要注意不可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地,同时进行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以便确定所学的是真知,是实学。学习和走路一样,方向要对,否则,方向错了,便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上害人又害己之路,自毁一生,现实之中,这类例子太多了!

网络和手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强大的获取信息的工具平台,而且方便好用。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每时每刻,低头盯着手机看,在家中、在路上、在车上,勤奋通过手机查看各种各样的信息,便可以博学吗?根据对身边的人的观察所得,结论是不可以的,手机的大量普及,可能只会让未来做眼科医生有应接不暇的大量病人而前途无限。每时每刻都低头盯着手机,不只不可以获得真知,长期这样做反而会让人逐渐丧失学习的能力,智商还会不断减值。形成习惯和依赖之后,人和手机的关系发生易位,人拥有手机,但不再是主人,作主的是手机上的信息平台,是操控平台的人。事实上,欠缺依据而且碎片化的信息,本身没有多少价值,却大量地以手机为界面,不断喂养手机的拥有者,消耗手机拥有者大量宝贵的时间,最终主导了使用者的思想和行为,是社会急速反智化的主要原因。

在查阅有关博学的资料中,又有贵精与贵博的争论。其实,两者都需要,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记得曾经有位中学老师教导我们,要先泛读,可以扩阔视野,让我们获得选择的机会,然后对好的书,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就要精读,要吃透,能够深层次多视角理解的学问,才是真实可靠的学问,因此,我们需要既博且精。而所谓精,本质上也是博的一种,只是专在一特定方向或议题上去做功夫,深入地阅读钻研。只要不是滥学,博和精都是需要的。我们搞工程的,或多或少也意识到一方面要专精,一方面要适量地广博,能力可以的话,都尽量追求一专多能。不少的经验显示,不同领域的一些概念,是可以互相借镜、补充或配合的,很多创意也源于此。

博学的目的是知,知对我们有多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找到很多例子。例如,因为接到任务,需要改善工作场所内的照明,既要使照明可以满足不同工作的需要,还要降低能耗,同时考虑如何降低日后的维修保养工作,如何降低整体运行成本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针对人们的使用习惯,进行优化。由于现时LED照明的发展相当成熟,理所当然地便以LED照明作为首选。开始的时候,我只关注LED灯具的效率,色温,眩光,使用寿命和防水防尘等级等,以为相当简单。但是,当查阅一定数量的资料之后,发现工作场所照明本身是相当专业的工程,LED灯具同样如是。当然,作为用户方,我也只会针对使用者所关注的情况来做分析,不可能以照明专业户来看待,毕竟我还有很多其他要注意和改善的项目。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发现需要加以关注的还有,光生物安全(蓝光危害和频闪问题)、照明的演色性、LED寿命的标准及光通量衰减特性、最少开关次数、功率因素,色温与照度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以及最后的回收处理等等。这是在开始的时候所不知道的。最后,我只能在查阅了现在的照明规范后,针对各工作场地具体的使用要求,把需要关注的项目,定下一个合理的标准。在了解到LED光通量会随着使用时间而衰减后,我进一步将照度要求,作了微调,稍为调高,希望在设计寿命期内,能够使照度不低于原来的要求值。

照明虽然也是一项专业,但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即便如此,要将工作场所的照明设计得合理,需要花时间去查阅大量的资料,询问有经验的人,要知道很多需要考虑的内容,如何决定这些内容的参数要求等等。没有这些知,是不可能做对做好的。就在这一件工作进行期间,有人提出要将色温定在2700K,目的只为与户外的照明色温一致,很明显,这是一个因为没有知而做出的错误建议。隔行如隔山,不是行业中人,如果没有花时间先去详细了解,没有足够的知,便会犯错,闹笑话,以至把事情搞砸,这是浅显易明的道理和事实,却一直都有人在犯这样的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知”的重要性,而且经常处于“我知道我知”的错误知觉之中。

人类社会比之一个照明系统,不知要复杂多少个数量级,因此,如果要参与影响社会的活动,甚至是改变社会的未来发展,包括投出那张“神圣的一票”,如果没有知,将不只是犯错,或者闹笑话那样简单了。可是,今天号称“现代”的社会中,人们就是如此无知而且没有理性,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十分爱用“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人权”、“核心价值”、“普世价值”等等一些看似很漂亮的词来说事,并以之强势主导舆论,攻击异见,裁断善恶,并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为此做出激烈的行动。结果往往是愤怒、憎恨、仇视、社会撕裂、暴乱,以至战争、家破人亡、孤儿寡妇流离失所、国家衰败、失去发展的希望,失去了未来,和上述这些名词所给与人的憧憬,相差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人们会把一个如此复杂的人类社会,看得如此简单,不需要认真求知,只需喊出几个漂亮的词,而且无须理会这些词的真实意涵,不必去理会这些美丽的词是否真实能够兑现?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对社会对个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把如此复杂的社会看得如此简单,不需要知,一切事物非黑即白,没有任何灰度,没有些许不同的色彩。“不知而作”的结果,必然是社会的沉沦和无数人的悲剧。

由简单的照明系统,到复杂的人类社会,为什么人们会如此鲁莽行事?如此地“非理性”?问题出在哪里?再者,前面已经提到,不可以仅凭一些碎片的文字,便以为已经可以掌握到所需要的“知”,何况那只是几个漂亮的名词,如何解读,细节如何,如何运作,如何融合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能够逻辑自洽而彼此不产生矛盾,如何能够帮助人类社会可持续地发展,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因此得益等等。当我们没有努力跳出自己的井井,尝试去了解一个比自己复杂千万倍的社会,也因为人生阅历的不足而欠缺一些重要的意会知识,当我们仍然如瞎子那样的时候,便轻易接受别人的几个词的宣传,便暴起而行动,如此反智和鲁莽,问题是出在哪里?

都是因为无知!都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无知!不知自己不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

虽然说无知在根本上应该是个人的责任,但是,我必须指出,教育逃不掉要背这一口锅。因为教育本来的目的,是为人们一生的求知,打下一个基础。没有在学校学习《秋水》,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个井蛙,不知自己对井之外的事物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存在“我不知道我不知”,无知则容易犯错,又会误把井口看成是天,以为这代表了真理。井蛙又很容易自我膨胀,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而瞧不起别人。例如,在被别人设计的虚幻所迷惑和吹捧之后,便真的以为我是民主的、自由的、先进的,因此也是文明的、正义的,你是专制的、落后的,因此是野蛮的、邪恶的,跟蝗虫没有分别。各种歧视现象的产生,鄙视链的建立,与井蛙视域的限制有莫大关系,井蛙歧视另一井蛙,这本来是人性的弱点,在未到达一个足够大的井之前,不会有改善。奸诈的恶人正是利用这一点,操作铺排,洗脑挑拨,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一些不满,以歧视的方式作为心理上的发泄,并引导投向被设定的对象。当鄙视链一旦建立起来之后,偏见、厌恶、排斥、憎恨、仇视、暴力便会不断升级,火药桶由此便建构完成,就等待被点燃的那一刻。一旦被点燃,井蛙因为受到内心中那股仇恨的驱动,必须得到宣泄,便会自愿地配合去作恶,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进行破坏,对仇恨的对像以及持不同意见的人进行残忍的人身攻击,结果自然会害人又害己,是自作孽最常见的真实例子。

教育,必须让每一位学子明白,我们都只是井蛙,我们都必须努力学习和实践,去不断超越限制。而学习的目的是求知,求知的方法便是这求知五步,要学会如何进行求知五步。

不明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会轻易把别人说的,别人所传授的,或者书本上印着的东西,视为学问或者是真理而无条件地学习和接受,结果是思想可能被下了蛊,人便在不知不觉间退化成了别人的提线木偶。“学而不思”的人,容易臣服在别人的话语权之下,自愿地将自己变成别人的奴隶,而且会混然不知,自我感觉良好,被骗被卖了还要帮着骗子数钱。“思而不学”的人,容易把人世间的事物简单化,把自己坐井观天的结论,视为对世界一切所有的认知,完全不会意识到井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处于“不知道不知”的状态,反而自鸣得意,认为这叫“独立思考”。在今天信息垂手可得,但真实有用信息却不易得的时代,不学不思的人是如此地普遍,以至经常会听到一些有识之士感叹,这是一个反智的时代!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无知的人,特别是好仁但不知仁的年轻人,会草率地以为知仁,真理在我一方,便高高举起道德的旗帜,做出愚昧的决定和害人害己的行为。在一个本来经济相当发达,社会也先进的地方,因为人们好仁不好学的弱点被人加以利用,被下蛊和煽惑,结果社会不断堕落沉沦,乖戾之气不断积聚,人心撕裂,暴力充斥,愚、荡、贼、绞、乱、狂,全部都有,一件不少。看见无知青年走上街头,害人又害己,坏了整个社会,也坏了自己一生,十分可惜。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细心观察,诚实看待近些年在世界各地发生的人为的不幸事件,必然会发现,人世间多数的恶,都是高举着“正义”、“人权”的旗帜,以“民主”与“自由”之名而行之,这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讽刺,也证明了人类社会其实还没有达到文明的程度。

没有读过《礼记•中庸》,当然不会知道要获得真知,是必须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步骤才能够一点一滴积累的。五个步骤彼此相关,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学的时候要同时审问,通过不断问问题,为什么是这样?有没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次?同时要慎思,要明辨,有没有存在逻辑的缺失或逻辑断链?有没有互相矛盾的地方?最后要通过实践笃行,验证所学的是否能够反映事实?是否能够合理地解释现象?笃行同时也是学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对事物有感性的认知,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细节,可以反过来对原来所学的内容,做必要的修正和丰富。完整走完这五步,才是真正的博学。

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程颐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步骤,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就不是真正的学习了。在本书中,为了行文方便,在很多章节中,会以“求知五步”来表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中庸》第十二章中,还有这下半段:「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我认为这才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整段文字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即使知道求知的这五个步骤,如果没有认真笃行,努力不懈,坚持再坚持,结果我们大概率只会得到一个座右铭而已,不会有博学,也不能获得真知的。而这下半段的文字,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勤”!

「一勤天下无难事。」做学问,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勤”是不二的法门,也唯有勤,才可以一点一滴积累知,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由量变到质变,才能够转识成智。当然,这里所说的“勤”,不是如牛马那样只有劳力的勤,而是要勤于主动学习,追求博学,学的过程中,勤于审问,勤于慎思,勤于明辨,而更重要的,是勤于笃行,勤于实践,勤于印证和反思所学。如此地勤奋学习,在做学问的路上才可以无难事。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一步半步那样不断的积累,是不可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没有无数涓涓的溪流,是不可能汇集成大江大海的。学习求知若要有所成,必须勤奋,必须积累,才有可能由量变到质变,由“不知道不知道”到“知道不知道”,再到“知道知道”。孔子也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没有敏以求之的工夫,把那个座右铭贴满所有地方,经常挂在嘴上,也是没有用的。

此外,「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也相当明白地告诉我们,在求知的路上,“学”才是主角,因为必须完整完成此五个步骤的人,不是别人,而是那个需要做学问的人自己,整个五步所指的都是人主动的学习和实践。当然,老师教导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没有老师的指导和引路,我们可能会茫然不知方向,浪费时间在冤枉的胡乱摸索探索之上,甚或会走上歧路,遇到在一些关节点上想不通,无法开窍,能够即时获得老师的指点,往往立时便可以解开,老师对我们做学问的贡献,功不可没。另一方面,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自学的能力、思考分析的能力等,是我们最重要的求知的能力,是我们能够有效学习,能够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有力保障,而有效的自学的过程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步。因此,老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对书本知识的重复说教,而是如何指导和如何引路,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端正学习的态度,形成勤于学敏于思,坚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老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要通过“求知五步”去追求真知,我们需要有一定知的基础,知道如何去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以及如何去笃行。五步中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定的知和能力,包括逻辑思考分析的能力,能够旁征博引,有所依据又能与事实相印证,才可以做对做好,才可以有成效,而不会走上歪路,被洗脑而迷失在“我知道我知”的虚假认知之中。在这些基础的知和能力中,“意会知识”占有绝对重要的比例。因此,老师有责任指导栽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不能只动动嘴皮子,把这五步的名字说了,便算完成教导的工作。

教育不应该只注重言传知识的教学,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参与和经验积累的方式,来掌握终身学习,终身求知的能力,尤其学习过程当中的意会知识部份,需要老师的指导,才可以更好地传承。逻辑思维能力属于意会知识的范畴,需要通过不断的参与、练习、思考、再练习、再思考,才可以慢慢养成,是不可能从书本文字中习得的。对文件资料进行解码、理解、逻辑分析、排除有逻辑缺陷的内容等等,这些能力对人一生是否可以不断追求知,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是言传知识无法替代的。当然,所谓逻辑思维,仍然不可以摆脱对知识背景的依赖,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人是很难做分析的。这些都应该放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之中。希望有学者能够为 “求知五步”建构一个可以系统化地教导学生的完整理论和方法,使求学求知的能力得以更有效的传承。

相对于坊间很多书和文章中,极为推崇来自西方教育的Critical Thinking,求知五步更能帮助人们获得真知,而且更清晰更完备,先辈的智慧,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继承,没有必要盲目外求的。“笃行”,既是行,是实践,也是学习非常重要的一步,学习之后便须实践,以实践来印证所学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实践中出现问题,正可以用来反馈反思,纠正所学。另外,新学到的知识概念,也需要通过笃行,练习和实践之后才能够强化,才能够融会贯通,特别是能够在细节上有更深入的认知。再进一步,实践过程中更深层的领会,则是创新思想的摇篮,因此,笃行是重要和必须的。五步中有了博学和笃行,确实比Critical Thinking更合理更完备,而融会了笃行的博学,也远非文献的查阅和引用所可比拟的。

记得最初学习Critical Thinking的时候,曾经有一个疑问,就是如果所依据的资料不正确,通过Critical Thinking所推导出的结论便不会正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得到的回答是,没有问题,教授的关注点是学生有没有掌握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而不重视结论的是否正确。即便我已开始学习如何慎思明辨,我还是接受了这个解释,同意不必理会结论是否正确,重要的是掌握逻辑分析和正确的思辨推理过程。因为这样,后来在与朋友交流的时候,也经常持这种观点,直到有一天,也不知是那一天,渐渐有一种感觉,不对!这是不对的,但是,不对的地方在哪儿?也找不到一个所以然,然后,当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知的时候,我有了自己的答案,Critical Thinking的逻辑缺陷,原来就在其起点上,即是依据相信而不是依据知。如果我们在分析推理的过程中,起步点是相信而不是知,即使我们很勤奋很努力,在错误的路上狂奔,结果自然不会朝着正确方向前进了。

为什么那位教授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呢?表面上看,似乎也没有错。但是,如果我们只有逻辑而没有正确的前设,那会有什么结果?

根据错误的数据,错误的原始资料,然后努力地,精湛地,逻辑清晰而且很有说服力地,推导出一个结论,然后相信结论是正确的。时间和精力都花上了,而且逻辑没有问题,为什么不信呢?

现实的世界中,“知”是很难获得的,大多数的情况下,只是相信而已。因此,Critical Thinking要求人们查阅大量的文献,还要求最好是来自第一手资料,然后互相印证,细心分析,决定如何采信等。看似很合理,也很有逻辑,但是,这中间隐藏了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查阅大量文献”并不能代替“博学”,采信并不是“知”。再想一想,当所有的文献都是主流的观点,其他一些文献,则很难找到,或者根本是不可能找到,这样查阅文献,可以“知”吗?人们以此方法来做学问,这是为什么到了今天,不管是发展中的国家还是已发展的,高度发达的地方,人们对社会的错误理解会如此地严重,对社会的研究会如此地脱离现实,如此显得无知的原因所在。被吹上天的Critical Thinking,恰恰就是阻碍人们了解社会真实一面的最大障碍。逻辑完整所导出的结论,只是逻辑正确而已,和正确本身没有半点关系!但是,因为逻辑完整,便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容易使人们相信,人类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就如此错误地被理解了。我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之后,深有体会,很多书籍和文献都是逻辑自洽的,在这些海量的资料文献面前,我只有两种选择,“信”或“不信”,但是,最终我发现,不管如何选择,我仍然是一无所知,因为这些“逻辑自洽”的结论,和我所观察到的现实并不一致,我必须自己去寻找答案。由那一刻开始,我不再提Critical Thinking了。当然,在大量阅读之后,偶然会发现一些名著和文献存在逻辑缺陷,这是后话。

毫无疑问,我们在分析事物的时候,是需要慎思明辨的。但是,只有慎思明辨并不能使我们“理性”,这是必须清楚的,不可以轻易被忽悠。没有“知”为起点的慎思明辨,只会使人们误以为自己是“理性”的,而这种建立在相信之上的“理性”,如果化作为行动,后果很可怕。我们必须追问,通过一个严谨的逻辑,推演出一个结论,但是这个结论与事实有距离,是事实有错呢,还是结论有错?因此,单纯的“慎思明辨”是不可靠的,由这样的过程建构的 “理性”,也是不可靠的。

我们努力用功去进行“慎思明辨”,目的是要掌握真知,而不是为了一个逻辑自洽的歪论,逻辑只是一种求知的思考过程,而不是我们的目的,而真知,则必然会符合逻辑的,因为真知便是存在本身,在这时候说“存在即合理”,才是真正合理的。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未完待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